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院动态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及江苏大学唐文治书院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学生工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4-11-11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优化书院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现代大学发展规律,推动书院制改革与发展,借鉴国内兄弟院校书院制建设先进经验,10月23-25日,新葡的京官网一行四人在院长陈遇春、党总支书记欧文军的带领下赴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学习调研。现将调研详情汇报如下:
  一、调研活动概况
  10月22日,新葡的京官网一行与江苏大学唐文治书院常务副院长季进、辅导员胡月华进行了座谈。季进就唐文治书院的建立宗旨、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学生选拔培养机制、日常管理模式、奖助考评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欧文军书记、王军副院长分别介绍了右任书院的基本情况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就特色课程开展、导师制度建设、奖助学金评定、研究生推免等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座谈会后,参观了文治书院的专用教室、学生宿舍、学生活动室等。

  10月23日,新葡的京官网一行参观了学生活动室“孟空间”及学生共享空间,了解了书院的组织架构、十大中心的目标定位、孟空间的设计思路、学生活动室的综合管理使用情况、学生品牌活动开展情况等。学院一行与孟宪承书院院长王建磐、党委书记吴薇、副院长苏振兴、院长助理杨艳红、学业指导办主任李桦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书院制在高校的功能定位、组织机构建设、通识课程开展、书院文化营造、学生事务处理、学业预警与分析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二、唐文治书院及孟宪承书院概况
  1. 唐文治书院概况
  江苏大学唐文治书院成立于2011年,每年从文史哲专业新生中选拔30人进行特色培养,书院集教学与养成教育职能于一体,旨在于培养宽基础、学术型的高端人才;该书院的职能定位及培养模式与新葡的京官网非常相似。唐文治书院实行导师制,新生开学典礼后,进行双向选择,每六个学生一名导师,书院为导师发放补贴,3000元/生/年。书院为每个年级学生聘请一名班主任。学生日常管理由一名综合秘书负责,包括党团、教务、就业等一切工作。

  文治书院采取教授联合授课的方式,以小班授课、小班研讨为特色。书院强调国际化,第一学年特别设置每周十节的英语课,强化英语训练,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开展课程改革,开设书院特色课程,为专业教师支付4倍的课时费。

  2.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现有来自12个专业的2244名免费师范生组成,书院致力于创新和完善师范生培养机制和体系、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学生学籍及养成教育在书院,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学术发展由专业所在院系负责。书院下设学业指导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和学生事务办公室,并设有党建中心、团建中心、教师技能中心、文化建设中心、科创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导师协调中心、职业生涯发展中心、社团发展中心、公益中心。由辅导员指导学生进行中心管理,各中心按照职能设计对应学校各部门工作。

  书院实行导师制,导师团队由人生发展导师、社会导师、学生导师、辅导员等组成。人生导师从12个院系聘任,每周到书院与学生展开面对面交流,对专业学习、生涯发展等进行全方位辅导,书院支付辅导报酬200元/次;学生导师由高年级优秀学子按1:8比例配备,对日常学习与生活进行朋辈指导。书院要求每位辅导员至少在学生宿舍住宿3天/周,每天由一名值班辅导员全天候在公寓区工作。书院开发了学生电子档案,学生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综合信息都会呈现在电子档案中。

  三、调研两所书院的主要收获
  唐文治书院在卓越人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开拓、书院文化营造方面做出了良好的表率;孟宪承书院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协调书院与学院关系、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学业评估分析等方面表现突出,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现列举如下:
  1. 精心培养、小班教学、重视国际视野培养。
  唐文治书院每年仅招生30人,实行小班教学、小班研讨,课程全部由相关专业最优秀的教师担任,其中包括海外兼职教师,要求教师单独备课,开展特色教学,打通文史哲,学校为教师支付4倍的课时费。文治书院特别重视英语学习,大一学生每周有十节英语课,由外教开设听说课程,每年暑期都有一批学生到国外交流。学院的奖学金均为“有奖无金”,资金全部用于国际交流。

  2. 重视学业分析、课程分析,学习效果反馈教学改革。
  孟宪承书院学业指导办公室每个学期进行学生成绩分析,内容包括成绩分布情况、挂科情况、挂科学生呈现的民族性别地区特点、倒数十名学生呈现的特点,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全样本分析,将分析数据反馈给原学院。每学期的第一个月末开展课程摸排,对课程进行诊断,对学生认为的高危课程进行分析反馈,采取措施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对确实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辅导,由专业老师单独加课,或者由优秀高年级学生辅导课程。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管理服务于教学,也能赢得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心。

  3. 高定位,高要求,高境界,脱离普通学院管理思维。
  孟宪承书院及唐文治书院均经历了和专业学院在管理分工上的“纠缠不清”,最终唐文治书院选择了在课程及管理上的全面独立,孟宪承书院选择了第二课堂,均实现了学籍划归入学院管理的模式,并且取得了对学生综合考评的权限。

  在校级活动中,孟宪承书院的学生以书院名义参加活动,活动加分计入书院和学院。在就业率面前,书院自动让步,将就业率算入学院。书院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试验田,目的是培养拔尖人才,做好第二课堂的养成教育工作,对于传统意义的教育指标不必斤斤计较。

  4. 突破学院,建立大书院制,将辅导员逐渐纳入书院制管理。
  书院对学生有所抓手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建立书院对所有学生的考评机制,将多学院辅导员纳入书院管理,这是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对书院产生归属感的关键。在孟宪承书院及唐文治书院发展历程中,均经历了学生考评管理划归书院的过程。

  5. 重视文化渲染,归属感培养是主旋律
  唐文治书院学生人数较少,每个班级拥有自己的教室,教室内有班级的合影,有学生入学时的纪念照,有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或创作的散文诗歌作品。

  在孟宪承书院孟空间的大厅里有全体2013级学生的大合影,上面写着“孟宪承书院2013级大家庭”,大厅里布置着颜色活泼的沙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舒适的家。走廊的墙壁上写着书院的宗旨和院训,墙面被学生的活动照片装饰。在照片的边缘包裹着软质材料,以防学生磕碰到。细心周到、人性化的布置,时刻将学生放置在心中的设计原则,使得孟宪承书院的氛围特别的温馨。各活动室均由辅导员和学生共同设计完成,活动室的色彩搭配及贴纸的选择完全站在学生喜好角度,装饰费用低廉,但是精心别致,让人感觉特别的用心。做好细节,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孟空间成功的关键。

  书院每年给学生定制夏装和秋装,给学生贴上标签,学生更能从心里认为这是属于他们的家。

  6. 重视活动建设,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孟宪承书院通过本科生20号公寓楼打造了书院活动的"孟空间",其中设有书院值班室、社区工作室、党员工作室、社团工作室、创意工作室、谈心室、图书室、影音放映室、娱乐休闲室、小组研讨室、开放学习室、会议室、教师技能培训室等学生活动场所。各活动室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由这些学生日常管理维护,书院支付15元/时的劳务费。活动室使用分为随到随用、登记使用、预约使用三种方式。书院的图书阅览室,完全开放的,没有监督,刚开始书籍丢失在所难免,但是自由阅读也是对学生的尊重,能带走公共书籍的毕竟只是极少数。

  共享空间由勤工助学学生在大厅前台值班,总负责自习区、创意互动区、多媒体会议室、多功能厅、谈话会客室、形体训练室、微格教室、团体活动室、自由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室的支配。我们的励志坊、立德坊、自习室这些活动场所,不需要白天值班的,能否转化思路实习前台统筹管理,提高薪资待遇,这样或许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7. 鼓励书院社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孟宪承书院作为社团的孵育中心,鼓励学生自由组建成立兴趣小组,逐渐发展为志趣联盟,规模足够时成立社团,社团在团委注册,接受双方管理。目前,书院有社团7个,志趣联盟3个,兴趣小组4个,社团在促进学生的兴趣发展,学术探讨,社会实践等方面均做出了诸多贡献。

  8. 发挥学生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唐文治书院建立了学生事务中心,下设主席团、文体部、学刊部、团务部、学习部、宣传部。活动室使用、对外交流、学术刊物等均由学生自我管理。

  孟宪承书院建立了十大中心,每个中心由一名辅导员指导,学生干部协助管理相关工作。孟空间及学生共享空间的设计装修均由师生共同参与日常管理均有勤工助学学生负责。孟宪承书院特别重视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每学年集中对学生干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标杆,这个群体的优秀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书院的整体氛围,管理学生不如管理学生干部,引导学生干部实施学生自律管理,效果会更好。

  9. 对学生包容、鼓励、发掘潜能,正确引导。
  孟宪承书院的成立之初,有个学生在网上长篇大论,列出了书院的若干条“罪恶”,在网上引起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书院领导和学生交流后,鼓励该学生成立了一个“书院制研究”的课题组,鼓励该学生深刻了解书院,为书院发展建言献策;后来该学生综合表现非常优秀,创始了书院第一个相声社团,并且到台湾进行交流学习。听完这个故事,我深深的被孟宪承书院的智慧折服,他们对教育艺术的应用可谓纯熟,值得我们借鉴。

  10. 宣传模式创新
  孟宪承书院的走廊内有多个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精美的宣传栏,用于活动的预告。将讯息传达到学生公寓,固定宣传栏,精心制作海报,抛弃了原有的费时费力的“宣传板时代”。

  11. 精品化建设的书院,需要成果的展出
  在唐文治书院,由学生事务中心主编的《文治学刊》,其中刊载了学生的文学作品,读书感悟,名家讲坛及推荐文章等内容,书院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在学刊上发表一篇文章。

  孟宪承书院,每季度编订《院情月报合集》,以摘要的形式记录书院的各项工作及学生活动。每学期的骨干领导力发展特训营结束后,书院团委会编订一本《学生骨干领导力发展特训营》特刊,主要内容包括活动纪实与营员感悟。暑期之后,书院会编订《暑期实践特刊》,记录社会实践的历程及感悟。书院定期举办师生午餐会,每学年编订《孟宪承书院师生午餐会》,对午餐会活动记录,刊登师生的共同会餐感悟。此外还有《书院》、《梦里韶华》两种主题活动刊物。

  四、书院学生工作发展建议
  为了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实现学生精英化,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培养博学优雅、独立创新的农业拔尖人才,书院需建立配套的学生自我锻炼体系:
  (一) 以“卓越计划 ”为支撑,全面推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1. 以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成立社团。社团的管理实现国际化,放权给学生,彻底激发学生的潜能。社团的宣传海报,实行英文版,活动内容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1)I-club
  I代表international,innovation,ideal,俱乐部的定位就是国际化、思维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头脑风暴、学术研究、国际咨询、国际交流、国际视野、英文学习,其核心内容是创意。

  (2)V-club
  V代表Volunteer,俱乐部定为是通过自愿者行动、社会实践、公益服务来提升个人的领导力。

  (3)E-club
  E代表English。俱乐部定位就是携手并进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俱乐部采用英语主题研讨PPT汇报、话剧、辩论赛、英文配音等形式,以兴趣为基础,提升英文运用水平。

  (4)Bio-club
  Bio代表Biotechnology、Microbiology,是由对生物科学痴迷的学生构成,主干成员有的在高中阶段就在各种生物竞赛中获奖,通过俱乐部加强学习研讨,提高生物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实验技能和学科视野。

  2. 提供一个“创意”分享平台,让每个人的好点子都能被分享。
  开设“微言”讲坛(或者“微言达意”、微言讲堂、微言课堂、微言),借用微言大义这一成语,“微言”讲坛的灵感源于分享类节目TED,所有学生都能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新颖的主题,给大家进行分享,分享时间固定在三十分钟,简短精湛,思维新颖别致,观点独特,或者经验值得借鉴,或者能给大家启迪的主题都可以。每周一个主讲人,主讲人自行决定主题。

  3. 量身打造一本刊物,记载书院大家庭的点滴
  做一本能够承载书院文化的刊物——《右任书苑》,以营造书院文化、记载师生感悟、记录精彩瞬间为主旨,每季度一期。

  4.打造一面墙,记录师生精彩,培养学生归属感、荣耀感。
  一面墙,记录成长和荣耀。这面墙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照片或者文字的形式记录书院发展史、领导寄语;第二部分是Honor of wall,记录优秀学生的事迹;第三部分,成长印记,记录学生成长中关键时刻,记录学生活动的精彩瞬间。

  (二)全面开展“领航计划”,师生共进,让优秀成就卓越。
  1. 精心推出 “共进”讲堂
  承接“师生共进”之义,定期进行交流,主讲人为导师、卓越学者、辅导员、优秀高年级学生,受益全体为书院学生。主题由主讲人自定;或者由学生定主题,书院找最适合分享的主讲人。将“经验分享会”常态化,让优秀的经验及时获得传承,让优秀的学者、教师、学长为低年级学生领航。

  2. 继续落实导师制度
  加强学术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学业导师助理制度管理。建议将党员联系宿舍更改为生活导师。

  3. 设立楼层长
  负责该楼层的卫生卫生、纪律监管,及时向辅导员反应住宿区的问题。
 
  附一:
  孟宪承书院提供材料:
  孟宪承书院院情月报合集 (总第一期;第二期)
  学生骨干领导力发展特训营(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2014孟宪承书院暑期社会实践特刊(一)
  孟宪承书院师生午餐会(2014.03)
  书院(第一期、第四期)
  “梦里韶华”独立团校校刊 (第一届)
  孟宪承书院简介折页(迎新版 三份不同)
  孟宪承书院新生入学安全提示、安全指导手册
  新生学业入门(12个专业)
  解开孩子们的心灵密码—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
  孟院十大中心联合招新宣传折页
  唐文治书院材料:
  文治学刊(第2-4期)
  唐文治书院介绍彩页
  唐文治书院招生简章

                                      新葡的京集团8814
                                     二?一四年十一月